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日前用诱导多能干细胞(iPS细胞)培育出了直径只有约0.2毫米的肝脏组织——“迷你肝脏”,可在体外模拟肝炎病症并用于试验。干细胞可以转化成肝细胞,然后用于体外实验。
新华网报道截图
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“重新编程”而培育出的干细胞,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。研究人员利用iPS细胞培育出的肝脏组织虽然极小,但是含有包括免疫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,具有肝脏特有的代谢功能等,因此研究人员也称其为“迷你肝脏”。
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《细胞-代谢》月刊网络版上。研究人员用“迷你肝脏”成功再现了脂肪肝的脂肪蓄积、炎症和纤维化病症变化过程。研究人员还尝试使用不同的药物来阻止脂肪在“迷你肝脏”中蓄积。
研究报告说,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有不少不明之处,目前尚无高效的治疗药物,而迄今相关研究主要都是使用动物模型,难以完全再现人类脂肪肝病情病态。
研究人员称,利用iPS细胞制造迷你脏器将可用于体外再现某些脏器疾病,并更容易测试各种药物疗效等,将有助于研发新药。
一个研究小组通过使用诱导多能干(iPS)细胞成功开发了“微型肝脏”或类器官,这将极大地帮助研究人员开发肝病治疗方法。标志着这种“器官”首次由iPS细胞制成。
该发现于5月30日发表在线细胞代谢杂志上。“通过从iPS细胞创建'微型器官',可以重现疾病的状态,”研究团队负责人TMDU高级研究部研究所教授Takanori Takebe说。